孙策之死似乎是一种必然的趋势。毕竟在在中国历史上,帝王公侯为争夺权位,父子相残,兄弟阋墙,屡不绝书。但我们纵观《三国志》和《三国演义》,旁及其它资料,觉得孙策之死,颇有溪跷。参照孙策、孙权的为人与性格,结合当时的权力态势,提出孙策之死,也可能有“烛影斧声”之嫌。在这场变故中,孙权得利最大;在变故之后,他的所做所为,不能不使人怀疑:他是置孙策于死地的幕后导演。
(一)
孙策与孙权性格各异,在战略观点上矛盾很大,孙权要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,必须夺取孙策的权位。加之外界的影响,很可能谋杀孙策。
在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策传》中,陈寿对孙策的评价是:“策英气杰济,猛锐冠世,览奇取异,志陵中夏。然皆轻佻果躁,陨身致败。”他指出了孙策力能胜人,有“小霸王”式的刚猛之气;又指出了他性情浮躁、不会用人等特点。《三国演义》对孙策这点的描写更突出,在第七回一开始,孙策就挺身而出,随父跨江击刘表。冲锋在前,“扯弓搭箭”射死陈生,大败黄祖。后孙坚中箭身亡。他只好用黄祖换回父亲尸体,“罢战回江东,葬父于曲阿之原。”整个家族的重负。全部压在仅有十六岁的孙策身上。
孙策葬父过后,没有消沉下去,他率军驻扎江都。“招贤纳士,屈己待人。”四方英雄渐渐来投奔他。“后因陶谦与策母舅丹阳太守吴景不和,策乃移母并家属居于曲阿,自己却投袁术。”在袁术处,策更是英雄无比,攻泾县,取陆康,所向披靡。连袁术也不得不叹道:“使术有子如孙郎,死复何恨!”后孙策借兵征江东,击刘繇,驱王朗,大战严白虎,收降太史慈,挟死于靡,喝死樊能。曹操也不得不赞叹道:“狮儿难与争锋!”
孙策虽力能扛鼎,却不会用人。大小战役,都要亲自冲锋陷阵,像神亭岭大战太史慈时,真是只身拼命,哪有主帅风度?诸将像程普、黄盖、韩当、蒋钦等也反对他这种轻率之举,孙策却坚持己见,诸将也只好慢慢的跟在后面,结果使得诸将十二骑被刘繇的一千多人围攻,要不是“周瑜领军来到”,后果是不难想象的。孙策还多次只带数名大将,轻易出击,深入险境。这样,大将们怎么想?后来,张紘劝道:“夫主将乃三军之所系命。不宜轻敌小寇,愿将军自重。”孙策却无可奈何地说:“先生之言如金石,但恐不亲冒矢石,则将士不用命耳。”由此就可看出问题有多么严重,军中诸将对他的态度持有异议。后来,孙策在丹徒西山猎鹿时,众将和从人迟迟在后,策遇到许贡三客行刺,只身徒手力敌,以致“被伤至重”。
孙权却不像这样。陈寿在《三国志·孙权传》中的评价是:“孙权屈身忍辱,任才尚计,有勾践之奇,英人之杰矣。故能自擅江表,成鼎峙之业。”《三国演义》中孙权怎样屈己待人的情节不多,众将们怎样死命救他的事迹,却很详细、具体。最开始就是周泰宣城救孙权。孙策打败刘繇后,“领兵南取吴郡”去攻打严白虎,命孙权与周泰共守宣城,后“忽山贼窃发,四面杀至。”周泰此时“抱权上马”,自己“赤体步行,提刀杀贼。”最后“夺了枪马,杀条血路,救出孙权”。周泰本人“身被十二枪”、“命在须臾”。后来,东吴与曹军血战合肥时,孙权轻举冒进,在逍遥津小师桥被围,全靠“凌统翻身死战”才能跳过小师桥,凌统却是“身中数枪”而回。不久在濡须大战中,又是周泰“三番冲杀”、“身被数枪,箭透重铠”,才使孙权脱离重围。《三国演义》中有关东吴的故事,基本取材于《三国志·吴书》的史实,孙权如不会笼络人心,周泰等人怎会那样死命救他呢?